什麼是量化對沖基金(Quantitative Hedge Fund)? Part 3

Thomas Chou
Feb 27, 2023

--

source

Part 1Part 2從比較金融業的角度介紹量化對沖基金,在這一篇文章會將它與科技公司對比,介紹內部相似或相異的地方。

商業模式(以美國為例)

其實量化對沖基金多半遵循著傳統的對沖基金的收費結構:"2 and 20”。這裡的2是指管理費,20是指績效費,績效費收取的標準有時候還有所謂的門檻率(hurdle rate)和高水位線(high-water mark)所影響。以下舉個例子:

假設TLM Capital Management在第零年從投資者募得1000萬元的資金進行管理,並向投資者收取2 and 20的費用,條件是5%的門檻率(暫時沒有高水位線)。

在一年後結算,最後的回報率是10%,也就是1100萬資產價值,所以TLM Capital Management可以收取1100萬*2%=22萬的管理費。因為1100萬超過了門檻資產規模:1000萬*(1+門檻率)=1050萬,所以之間的差距:1100萬-1050萬=50萬就是所謂的利潤,而TLM Capital Management可以抽取利潤的20%:50萬*20%=10萬作為績效費。總結一下,基金第一年10%的回報率可以拿到22萬+10萬=32萬的費用,對於投資者,被收完費後剩下1100萬-32萬=1068萬,真正回報率只有1-(1068萬/1000萬)=6.8%(net of fee return)。

假設第一年的1068萬在第二年虧錢,投報率-3%,資產規模變成約為1036萬,收取的管理費是20.72萬,因為資產規模沒有超過門檻資產規模所以沒有績效費可以領。最後TLC Capital Management領了20.72萬,扣完費用資產規模剩1015.24萬。

假設投資人還是對TLM Capital Management很有信心,第三年繼續交給她管理,而TLM也沒有辜負投資人的信心,在第三年末達成了20%的投報率,資產規模增長到約為1218萬,基金先抽24.37萬,利潤為1218萬-1015.24萬*(1+5%)=152萬左右,所以績效費為30.5萬。如果在這裡可以考慮有高水位線的條件:利潤則定義為現在的資產規模-以前最高的資產規模,所以利潤會下降到1218萬-1068萬(第一年)=150萬,比起沒有高水位線的利潤少了2萬。

以敝社為例,我們採2 and 20的費率,並有高水位線,沒有門檻率。所以基本上如果當年虧錢不意外的就沒有績效費可以拿,如果你今年大賠,你可能要花好幾年才能追上以前的高水位線。想像一下,如果今年虧了20%,那明年要賺25%才能打平,如果一個基金今年腰斬,那明年要的投報率要100%才會打平,所以很多基金如果有ㄧ年大賠,他們乾脆就自己收掉了,因為可能未來10年都沒辦法回到高水位線,而績效費那20%的費率才是賺錢的地方。

以上例子用美金為單位,以一個管理資產規模(AUM)為11 million的基金來說在美國算是小型的基金,如果你回去看Part 2那些大型的對沖基金,動輒就10 billion AUM,光是管理費抽了200 million,你就知道爲什麼他們開得出那麼大的package,但唯有如此才能吸引人才從事有如此風險的職業。

薪資結構(以美國為例)

以美國科技業而言,一般的薪資結構組成為

  • 簽約金(sign-on bonus):一次性獎金,在簽約時發放。
  • 底薪(base salary):現金,不受個人或公司表現影響。
  • 年終獎金(cash bonus):現金,受個人或公司表現影響,有些一年兩次,或是一年一次(多在年底發放)。
  • 股票薪酬(stock-based compensation):透過發放股權當作獎勵,如果還沒上市,其實就還沒有價值(多見於新創公司)。如果是上市公司,每一張股票都有一個市場價格,在簽約時會將一部分應該用現金付的獎金除與市場價格得到應發放股數,而這些股數會分時間發放完(Restricted Stock Unit, RSU)。另一種常見的股票薪酬是員工股票購買計畫(Employee Stock Purchase Plan, ESPP),基本上是一個公司給你的期權,讓你用一個折扣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以基金而言,薪資結構一樣有簽約金、底薪和年終獎金,但是因為它的資金來源是源自於私募的投資者(見Part 1),而且基金的法人結構多為合夥公司(partnership)而非股份公司(corporation),所以沒有股票薪酬,取而代之的是遞延報酬(deferred compendation),就是有一部分的年終獎金可以(有時是強制)丟進公司的基金操作,再像RSU那樣過一段時間還你一點。這樣可以更加綁定員工與公司間的利益,就像股票薪酬一樣,公司表現不僅反映在股價上,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員工薪資。

競業條款

Quant在這領域有蠻嚴格的競業條款,在簽約時你必須同意在離職後的一段規定期間內不能加入其他quant,短則半年,長則2年,有些公司會在這段期間付你底薪(例如Citadel),所以對沒有簽證問題的quant員工就可以放個長假,或是轉戰科技公司領兩份薪水。

Garden Leave
指的是從一個quant離職後在競業條款還有效的期間。原來的用法不限於quant,形容在這段期間你不能工作,只能待在自己的花園澆澆花。

從LinkedIn上找的一個例子,這個經歷跟鬼一樣

應該不會有Part 4了?但想開一個新的系列介紹整個交易的過程,然後談談這些Quant的競爭優勢在哪。

--

--

Thomas Chou
Thomas Chou

Written by Thomas Chou

Tech, finance and nerdy things

No responses yet